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

直覺、同理心、熱血,改成「不決定」?

最近仍一直在看「科學報導」,許多報導都蠻有意思,但往往又因為網路上太多趣聞,就選寫了網路、丟了科學報導。今天乾脆就一次把最近看到頗有感觸的三篇丟上來,順便淺談最近悟到的「不決定」哲學

第一篇是關於「直覺的錯誤運用」。最近《富比士》轉載了麥肯錫顧問公司訪問了兩位學者,我們知道,無論是做網路的,還是在企業體制內,常常有點子、常常需要做一些新的決定;每次一有機會想點子,常常自己已經先想出一個,或者已經先知道答案了,但為了預防萬一,還是再想了一下,想了之後,愈想愈沒把握,但又還是想不出一個結論?科學家想知道,到底在哪些狀況下,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「直覺」?有趣的是,依這兩位學者的背景,他們對「直覺」的看法應該會不太一樣才對,但是,麥肯錫的訪談中,卻讓他們說出了相似的建議──

兩位科學家表示,首先我們要小心的定義「相信」,所謂相信直覺,不是直覺來了就全盤接受,而只是將直覺列入選項,作為參考,可能選它,可能不選。這種「不是全盤接受、卻又接受」,可能是善用直覺的第一步。科學家說,直覺絕不能以它的「面額」來計算,直覺看起來永遠總是這麼理直氣壯,如此理所當然的應該是這樣!事實上,它只是一個參考罷了,而厲害的人,會自動先排除他對直覺的過度的信任,卻也會好好對待這個難得的直覺。

他們也提到,如何判斷「直覺」是否有「參考價值」?不妨將直覺「歸類」,再來分析看看「這一類的直覺」產生後,是否會進入某種修正循環(feedback)?如果你是一個已經有十年經驗的高階主管,已經面試了幾千個人並聘用過上百個人,那麼當你看到一個新人而直覺告訴你「不該聘用」,應該好好的相信此直覺,因為這一類的直覺是座落在一個你曾經做過的循環裡,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此直覺的存在,它肯定不是第一次產生,因此較能被確認。

從這邊可以看出,「直覺」不一定是好東西,我們要想辦法隔一層起來保護自己,不要隨便受直覺所隨機亂舞。

來到第二篇報導--

第二篇報導則是關於「同理心的錯誤運用」,科學家已經發現,在人類大腦產生「同理心」所用到的腦網路,竟然和「暴力」所用到的腦網路幾乎一模一樣!報導在說,綜觀所有動物之中,人類是同理心最強的動物,但同時剛好也是最暴力的動物!你說,老虎應該比人類還暴力吧?不,報導說,常有人類產生脫軌之作,譬如一口氣殺好幾人的連續殺人犯,還有彼此之間大規模的戰爭。這樣看來,「同理心」和「暴力」是人類的特質,剛好「同理心」和「暴力」的時候腦部的運作竟然是差不多的,所以,我們可以說,人類互相攻擊,是因為「太了解對方」?

這本身是很奇怪的事,因為照理來說,就是因為人類可以感受到對方的痛苦,所以才會抑止自己的暴力行為啊!但顯然,到了某種程度,人類的暴力行為,根本就是為了要讓對方痛苦而產生的。假如根本感受不到對方痛苦,那麼也不會產生這麼嚴重的暴力行為!仔細想想,會發現這個其實很有道理,許多衝突,都是起源於「互相傷害」,你傷了我,所以我要傷了你,在同理心的幫忙下,我們想做一些事情來給對方好看。

其實,套一句話:別人怎麼感受、怎麼想,關我們屁事?自己快樂就好了!所以,同理心不是好東西,要學會在某些時候「隔起來」,讓自己感受不到,不是嗎?

到了第三篇的文章,則是探討「熱血的錯誤運用」,其實不該說熱血沒用,而是總有比熱血還要更好、更妙的辦法?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,找來一群人,將他們分成A、B二組。他們先請A組看了一則10分鐘的影片,全都是病奄奄的病人,打噴嚏、咳個不停的,真是慘,而B組呢則看一些耍槍枝的和英雄有關係的影片。科學家在看影片前與看影片後,都為這一群實驗者抽血,再將這些血,放到病毒的環境裡,觀查白血球對抗病毒的狀況,結果,他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──

他們發現,B組的實驗者的白血球,一碰到病菌,會產生比之前更多6%的抗體,大概是看到一些雄糾氣昂的耍槍影片吧!熱血沸騰!所以打病菌也打得特別過癮!但是A組呢,看了一群病奄奄的病人,照理說應該「high不起來」,也沒有熱情,沒有英雄?

錯了。沒想到,A組的血液竟然出現了比B組還激烈的反應,他們的白血球,竟然能夠產生比以前更多23%的抗體

一組是看熱血沸騰的影片,另一組看了病奄奄的影片,沒想到,竟然是看了病奄奄的影片的抗體比較能夠抵擋病菌。他們說,這一定是人類的自我防禦系統,一旦看到一堆病人,就自動提高了警戒!

看了三篇報導,我只想到一個有趣的結論,也是最近的感受──

在現今的時代,我們的時間運用其實處於史上最高的效率狀態!譬如以前我們可以接受,找一個地址必須翻箱倒櫃找黃頁,找到以後再翻翻翻,翻到那一頁,再用紙筆抄下來,找一個公共電話,投入錢幣,打給對方;我們辦理一件事情,以前可以坐公車慢慢到該單位,領號碼排到以後再用筆來填寫報名表,現在則都一定要在線上就完成,頂多被要求印出一張紙再傳真給對方,已經是「極限」了……。

現代人的時間愈來愈壓縮,於是,做決定的時間也愈來愈倉促。什麼都變得倉促,結果就是,沒時間去「再想一次」

我曾經在此問題中,後來我發現有一個方法不錯,那就是──

不決定」。

「不決定」是一種藝術,雖然沒有決定,但其實你已經在走了,只是刻意的、不將決定說明白而已。當我們處於「不決定」的狀態下,我們也會比較東張西望,因為我們還沒決定,我們會讓自己隨時保持警覺、盡量的準備好,隨時處在要下決定的狀態下。另外,以「不決定」來待人處事,其實也可以避免衝突。大家的時間都被壓縮了,如果還是要強迫自己的決定速度「跟上腳步」,會發現自己身陷暴躁。

久而久之,竟會發現,決定的人,因為走錯了、走衝了,反而等於沒有決定;而不決定的人,彈性最大,也得到最後的果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